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观点
>
阿年
在泞涩中寻求美与乐趣的人
好些朋友自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来成都找“无索楼”,问画家李家正,可铁鞋踏破终无路,无人知晓这“无索楼”高居何处,更难知家正何人。说 来也真凄楚,家正画了几十年的画,使尽了浑身解数,干了七十二行中的众多行当,已过了不惑之年,却依旧是“不为人知”。好在一些老朋友、老熟人多方相助,这位三十年才开花,五十年后才结果的家正,终有了一个“清淡度日”的绘画环境。其实,此君也算有来头的,读过高等美术院校,二十多岁时画的油画就以“善用响亮的紫灰调子”而享有几分小名气。继后一连串永远也无法说清的“遗留政治问题”,把他推向了生活的最底层,而且一晃就是三十年。真难想象长期没有固定职业,还要拖一个没有生活依靠的儿子,那日子该是何等的艰辛!我甚至难以想象,两天吃三餐的岁月是怎样熬过来的!可他终没有被生活的重压(其实何...
[详细+]
2013/08/01 17:55: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情寄巴山溶溶 夜夜恋蜀乡四时春
我廿来岁便知道有一个山水画家叫朱常棣,那时也读过他的画,只是印象不深,隐约记得他爱画山村的景色,画那些高山坡上的农家,画那些充满了乡土味道的乡间生活。 三十年一晃而过,好些当年学画并已小有成就的画家已经丢开了艺术另谋高就,而一些没有放笔的画家,却又为了寻找“市场”放弃了自己对绘画的最初追求。我自己也是这样,三年不摸画笔也觉得心痒,却不愿去下死功夫。人,变得浮躁,就是偶尔自己想静,也难以抵御外界的影响,看来我算不上是真艺术家。 从去年开始,我与朱常棣一起工作,才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位画家,也真正看憧了他的艺术。 朱常棣今年已有五十八岁,但看起来仍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活力,使人感觉到他正年富力强。他出生于山城重庆,是地地道道在长江边...
[详细+]
2013/08/01 17:17: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一夜春风万树梨画
收到芝瑜扇面画展的请柬,竟未注意到展期仅有一天,当我计划抽空去看这些被人称为“小玩艺”的扇面时,却不料画展已结束。 原以为,这展览不看也可,并自持对芝瑜的画早已过目成诵。 不料,这次失算,当拿到芝瑜送来的“扇面画集”时,才叫苦不叠,我被自己的小聪明所误,错过了观赏芝瑜原作的好时机。 平心而论,芝瑜的天资不算太过人,这几年虽也不断在艺术探索,作多种表现形式的尝试,但留给人的印象却较为平淡,很难引起视觉震撼和心灵的冲击。人们在评价他的艺术时也总回避主题,只谈些“玄学”;说他笔墨有些功力,造型也有意思,画面显得老到等等,说穿了,是回避对他艺术的真实评价。这对正当壮年的艺术家来说,多少带了些悲哀…… 三年前...
[详细+]
2013/08/01 17:04:3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激情燃烧的华丽乐章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人们常常吟诵的绝句。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更是令人神往的佳景。 多少年来,我一直有着浓郁的姑苏情结,是留恋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仰慕“明四家”的遗韵?还是被那融文学、戏剧、哲学、绘画、书法、雕刻、建筑等艺术于一炉的苏州园林所陶醉?这的确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苏州的美,仿佛是一部常看常新又回味悠长的书,让人四时难忘,魂牵梦绕… 前些日子,周晨兄赠我一套“忆江南丛书”有黄裳的《小楼春雨》,周劭的《封溪寻梦》,周瘦鹃的《紫兰忆语》,郑逸梅的《味灯漫笔》,冯英子的《吴宫花草》,邓云乡的《小巷桂香》,这六位大家的一百三十多篇美文,浓缩了江南之美,姑苏之美,“能不忆江南!” 今年岁末,...
[详细+]
2013/08/01 16:57: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洛齐和他的艺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洛齐开始了文字上的联络。起初,互相称呼为同志,继而又改为先生,再后便是道弟称兄,感情越来越融洽,大有相识恨晚之态。由于意趣相投,文字往来日见频繁。这一来一往,至今竟已四年。这长长的时日我们谈了些什么?恐怕谁也说不清了,只依稀地记得,最早是谈书法,谈现代派书法,继而谈绘画,从传统文人画到新潮美术,谈音乐、谈文学,也谈艺术市场和大干世界的林林总总。 先前,我以为这帮人中我算是个“杂家”(当然这也许是调侃,我还没有包罗万象这个殊荣)。不料,洛齐也是如此;他对一切都感兴趣,并都要去摸一摸,弄一弄。当然他比我更有出息,他更专注,更投入,也更有收益。仅仅从他这几年来对现代派书法的创作与研究来看,便有一大批富有探索和创作意味的作品涌现。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引起极大的...
[详细+]
2013/08/01 16:53: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用激情谱写的乐章
几年前,在广州艺博会上我每一次见到黄来铎先生的作品,当时便被他笔下五彩斑澜的景象所吸引,无论是静物,还是充满北方情结的风景,都令人产生了许多美丽的遐想……那时我还没真正到过北方,没有去过比沈阳更远的地方,我甚至想象不出北方竟有那么迷人、那么令人神往;从画家笔下的《林隐密林》、《试船》、《雪中的努尔哈赤陵》、《山庄秋正浓》等作品中,我再次被来铎笔下的北方浓情所打动。 画家出生在上海,生活在北方,可他笔下的《水乡谣》、《艨胧水巷》、《晴朗的日子里》等作品依旧流露出对故乡及江南风物的眷恋。画家的作品大多是写意的,正如刘建先生在一则文章中所写的那样:“这写意,不受物象形体、明暗的束缚而有中国画、中国书法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发画家的情意。他喜用厚画法,用笔用刀将厚厚的原色在画布上或厚...
[详细+]
2013/08/01 16:46: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撒满阳光的记忆
第一次读陈利的作品,便被他充满阳光的绘画打动,看他的画也引起我一种想表现的欲望,因为他描绘的西部正是我多年来寻觅的梦乡,我无法用言语概括西部的神奇,富饶与美丽;那美丽不光是山川风物,也不仅是历史遗迹,那活跃在西部这块热土上的人们造就了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时代画卷,那么纯朴,那么深情又那么动人- 我不止一次的去过青海、宁夏、甘肃、西藏、新疆,甚至是川内的甘孜、阿坝、大凉山、泸沽湖,每去一次便会接受一次精神到灵魂的洗礼,那人与自然的和谐都让我深深的受到感动。在陈利的作品中,我也找到了同样的感觉,随着他笔触的流动我与他似乎在同一个地方,用同一种心情在感受阳光,只是他比 我更幸福,他记载了那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浓缩了那么多撒满阳光的记忆;从《朝圣》, 《转经》, 《石...
[详细+]
2013/08/01 16:41:1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沐浴爱的阳光
认识云生只有几个月,其间谋面四次,最多的交谈也不过两三小时,可彼此投机,竟像多年好友。云生是山东人,与他接触,鲁人的直率热情扑面而来,让人不自主也神清气爽,尽管他早己年过七旬,但用阳光_汉于来形容他仍不觉过分。 云生的一生,算得坎坷,从山东农村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三线参加国防建设,无论八川还是在青海,一呆便是三十多年,人生最宝贵的年华便在默默的岁月流过,直到退休后他才有了比较宽松的创作空间,他的才华才充分得以显现,他的艺术才渐渐为国内外艺坛熟知。 也许是与艺术阔别得太久,一当有了自由的创作机会他便如饥似渴的投身到大自然,投身到他期待表现的民族生活中,在近十年的时间他二十多次深入藏区体验生活,四川的甘孜、阿坝,青海的玉树、色达,西藏的...
[详细+]
2013/08/01 16:35: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乡音乡情动人心
在四川水彩画群体中,绵阳地区的艺术家尤为突出,他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风格多样引人注目,在各种专业大展和交流中获得众口赞誉。这一切都与这个专业的领头人廖其澄有着紧密联系,正是他长期不懈倡导深入生活,坚持走民族化的艺术道路,充分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的结果,因而获得了政府颁发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这是众望所归。 纵观摩其澄的水彩画创作,不难看出先生的学养与艺术造诣,他笔下的人物,风景,或花卉均让人过目不忘,留下许多回味,著名画家李焕明先生称其作品很具特色;“初看似乎西画成分居多,仔细玩味,却透出很强的东方艺术观念——重意境、深沉、貌似自然而不止于自然、借物抒情,情中含理”。著名诗人高缨有这样一段评论:“其澄的水彩画,富于灵气,一山一水,一景一...
[详细+]
2013/08/01 16:31: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满怀真情在刚光下漫步
据资料介绍,水彩画最早起源于十七世纪,到了十九世纪,英国画家率先提出到户外写生,并以水彩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一时间,以水彩画的形式表现英国的风光便深入人心,“风景画既被用来反映国家的财力,又用来表现对自然界更富诗意的感情。” 艺术家用水彩画“捕捉光落到树木、水和口野上的效果”,强调“天空和云彩形状十分重要,应把它们看成是风景画的基本要素。”先后涌现出了布莱克、路易、弗兰西亚、波宁顿、透纳、科特曼等一大批闻名于世界的水彩画大师。一百多年过去了,当我们重读透纳的《佛罗伦萨全貌》、科特曼的《海船事件》,画面依然流露出檄动人心的魅力,大师们在表现水彩画的透明、轻快、湿润,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展现了异样的光彩…… 大概也是在十九世纪的初期,水彩画便传入了中国,...
[详细+]
2013/08/01 16:26:4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艺术观点
/导航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